快速掌握干细胞治疗机制|当听到这种说法时,对方很可能是个新手
注:*题目中的干细胞专指间充质干细胞*
前言 /
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发挥作用的治疗机制,常常听到在体内能“分化替代”受损细胞的这类说法,当时小编真想大巴掌送过去抽他。不过,善良的小编按耐住冲动的脾气,本着能BB绝不动手的准则,找到多年前业内大咖发表过的一篇推文,转发给这些天真的新手们。并且,干细胞技术发展之快,每个人都要有一些靠谱的基本常识作为储备,才能少被忽悠。
经过多年的研究,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(MSC)可以分化为人体多种细胞,包括脂肪细胞、成骨细胞、软骨细胞、肌肉细胞、肌腱细胞等,见下图。当然,经过科学家的努力,在体外MSC还可以诱导分化为肝细胞、胰岛β细胞、神经细胞等,但这种诱导分化是不完全的,尚具有MSC的部分特性;孰好孰坏,不好定论,疗效是唯一的判断标准。
MSC至少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:免疫抑制和组织修复。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很深入,但是近几年没有重大的突破。
MSC的免疫抑制功能是非特异性的,能跨种属发挥抑制功效,比如人MSC能抑制大小鼠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。虽然有研究显示小鼠MSC免疫抑制的机制在于iNOS,而人MSC的免疫抑制机制则是IDO。但是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MSC的免疫抑制是多重机制,单单阻断其中一条,不足于使MSC完全丢失免疫抑制功能。MSC和免疫系统的关系,见下图:
骨髓MSC作为骨髓基质里的重要细胞组分,维持造血干细胞微环境niche的稳定,其分泌物能支持造血干细胞的存活及正常造血,见下图。临床上有研究显示MSC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植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定植和造血恢复。
大量的研究显示MSC分泌多种营养性因子或生长因子,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多种细胞的存活。常见的分泌因子见下图:
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,虽然MSC具有明显的组织修复的功效,但是MSC很难大量地趋化迁移到损伤的部位(除非局部介入),或者很难在损伤的部位停留足够长时间。因此,目前认为MSC发挥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具有多靶点和多重机制,除了分泌一些小分子物质和细胞因子,还在于减少炎症和减少组织细胞的凋亡、促进内源性组织器官的干祖细胞的增殖,从而达到修复组织器官的效果。
MSC的组织修复机制总结起来有下面几条(重要内容,见下图):
①分化为成熟的组织器官细胞,代替受伤的细胞(几乎不可能);
②通过和细胞融合,拯救受伤的细胞(几乎不可能);
③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组织器官的干祖细胞增殖;
④通过特殊的纳米隧道管(tunneling nanotubes,TNTs),向受伤的细胞输送线粒体和其他物质;
⑤分泌外泌体或微小囊泡,通过膜融合进入受伤的细胞胞内。
举一个小例子:本小编有搬砖的潜能,但是并不是通过搬砖来赚钱养家糊口。
本文源自:间充质干细胞,作者:东海先生。
转载请获取授权。
不想错过再生医学前沿精彩内容?
那就扫码关注+星标细胞王国吧!